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来源: | 作者:lygsxl2 | 发布时间: 2020-02-18 | 236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上周门诊,一位妈妈质问我:如果你的女儿像这个样子,你也会说不是她的错吗?

 

她的女儿13岁,不愿意去上学,反复用刀片割伤自己的手臂,两次自杀未遂,被诊断为抑郁症,服药2个月没有任何好转。妈妈心急如焚,责怪女儿不够坚强。

 

另一位妈妈在儿子独自就医半年后,终于出现在心理科诊室。她的儿子35岁,被医生诊断为双相障碍,病情一直未有明显好转。这位妈妈对医生的诊断颇为不满:我儿子这么优秀怎么可有“精神病”,是原先的工作压力导致的,有些药不能吃。

 

两位妈妈都很坚定,第一个妈妈认为孩子要为自己的问题承担责任,需要被纠正;第二个妈妈相反,认为“孩子”(35岁的孩子)的问题是别人导致的,不需要治疗,应该治疗的是别人。

 

这两个患者的治疗都特别困难,因为家庭无法让渡出足够的空间用于实现个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如此,父母更是如此:他们不能容忍家里有一个失败的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鲁克斯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而丧失信心的孩子,背后往往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家庭。

 

当每个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无法被满足和实现时,家庭就会被焦虑包裹,无望、无力、无趣弥散在整个家庭中。此时,孩子会通过不良行为,尤其是与家庭期待相反的行为来迂回实现内心的需求。

 

家庭中存在功能不良的互动模式时,孩子或者在家庭中被当做孩子对待的成年人,往往会通过不良行为来试图满足内心的需求,具体的家庭动力机制如下:

 

 寻求关注

 

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是忽略的,或者对孩子采取了错误的回应方式。父母很忙或者自身情绪不稳,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需要。

 

此时,孩子往往以为只有得到关注,自己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才会有归属感。他们会用尽一切办法来吸引父母或他人的注意,最终的大杀器就是家庭和社会不允许的极端行为。

 

自杀和自伤的孩子,通常不是真正的想死,他们只是渴望被认真地对待一回。

 

 获取权力

 

家就像钢筋混泥土铸成的铜墙,看似坚固稳重,实则冷若冰霜,每个人都无比的自律而努力,但都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