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得了“抽动障碍”怎么办?——聊聊治疗
来源: | 作者:lygsxl2 | 发布时间: 2019-06-06 | 472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临床类型和严重程度选用治疗方法。对短暂性抽动障碍或症状较轻者仅采用心理治疗。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Tourette氏综合征,或抽动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学习者,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若患者因心理因素起病,则应积极去除心理因素。

1.药物治疗

氟哌啶醇:有效率60%~90%。首次剂量0.5 mg~1mg,每天1~2次,观察3~7天若副反应不明显,且效果欠佳则增加剂量。在加量过程中应根据治疗效果和副反应调整剂量。治疗剂量范围1mg~10mg/日。药物主要有镇静和锥体外系副作用。

泰必利(tiapride):有效率约76%~87%,其特点是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少,适用于7岁以上患者。常用剂量50 mg~100mg, 每日2~3次。常见副作用为嗜睡、乏力、头昏、胃肠道不适、兴奋、失眠等。

苯氨咪唑啉,又名可乐定(clonidine):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激动突触前α2受体,从而反馈性抑制中枢蓝斑区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和释放,降低去甲肾上腺素能活性,减轻抽动症状的作用,有效率50%~86%。治疗过程中极少数的症状可能短暂性加重,但继续用药症状却能逐渐改善。对合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或因使用中枢兴奋剂治疗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而诱发抽动症状者首选此药。口服制剂0.1mg/片,开始剂量每日0.05 mg,分2~3次服用。常用剂量每日0.05 mg~0.075 mg。耳后贴剂2mg/片,每次半片~1片,每6天一次。副作用有嗜睡、低血压、头昏、口干等。有心脏疾病者会出现心律失常或加重心律失常。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电图。

利培酮(risperidone):已有报道证实利培酮治疗本病有效,可用于15岁以上青少年患者。用法:初始剂量0.25 mg~0.5mg,每天两次。若1 周~2周症状缓解不明显则缓慢增量,每3~7天增加0.25mg~0.5mg。治疗剂量范围0.5 mg /天~6mg /天。药物主要有镇静和锥体外系副作用。

抗抑郁剂氯米帕明:适用于合并强迫症状的抽动障碍。用法:初始剂量25mg/日,分2次口服。以后每3~6天增加剂量一次,每公斤体重每次增加1mg。最大剂量150mg/日,疗程4周以上。

2.心理治疗 主要有家庭治疗、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调整家庭系统,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症状波动的原因,消除人际环境中可能对症状的产生或维持有作用的不良因素,减轻患者因抽动症状所继发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习惯逆转训练(habit reversal training)等行为治疗对矫正抽动症状也有一定疗效。

精神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