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
来源: | 作者:lygsxl2 | 发布时间: 2020-02-11 | 2041 次浏览 | 分享到:

牵着蜗牛散步,

耐心等待他们长大,

让他,就只做一个孩子。




你的儿女其实

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

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

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庇护的,

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论孩子》

黎巴嫩/纪伯伦





孩子,要这样爱


《关于教育孩子,我有四个建议》(节选)

作者/毕淑敏


成功是为了什么?成功之后又将如何?


人们对于成功的理解越来越功利,以至于成功的标准最终都可以简化成挣钱的多少。这个问题折射到子女教育和后代发展上来,就变得非常畸形了。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路拼杀而上,在一个大的社会范围内经历着严酷的竞争,好像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整个社会承认,才是成功者,而绝大多数人都成为失败者,这样的评判标准是错误的。  


成功是为了什么,成功之后又将如何?其实这个问题经不住几次追问,事实上,每个人尽己所能、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就是成功。 

建立起这样一种观念: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困扰,产生自给自足的幸福感。

要让孩子从小懂得,并不是只有考第一才会更幸福。



人活着总在追求幸福,那么自给自足的幸福感从何而来?有钱就是幸福吗?女孩儿一定要长得漂亮才能幸福吗?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是幸福吗? 

这些都是不能画等号的,但是人们一窝蜂地把这个问题简化成为“永远的第一”就是幸福,但世界上的“第一”是没有穷尽的,真正的幸福应该是有意义加上长久的快乐。因为快乐是一种停在表层、比较短暂的人生体验,吃喝是快乐的,但还不等同于幸福,不等同于有意义。 


怎样让孩子体验到幸福?一定要让孩子在特别小的时候就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打破世俗的标准,让孩子明白并不是不出类拔萃就没有资格享受幸福,并不是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社会认可,并不是只有比别人更好才会更幸福。 

爱孩子,请给他更多可能性。



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才能和兴趣所在。真正爱自己的孩子、与孩子朝夕相处、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难,很多家长为此焦虑是因为他们封死了很多可能性、过于急功近利,当一个孩子说他想当救护车司机时,往往被家长断然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