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自愿运动”与“被迫运动”对大脑的影响有分别吗?
来源: | 作者:lygsxl2 | 发布时间: 2020-02-11 | 2017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能促进身心体健康,但是只有少数人知道体育运动对大脑有直接的积极作用。例如,运动能够促进大脑产生新的脑细胞,减缓老年人的认知老化。而且,自愿运动与被迫运动对人的大脑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不想运动?什么原因。


运动涉及到参与动机。爱运动的人会享受大汗淋漓的感觉,通过运动获得活力,减缓生活压力,喜欢身体充满能量的状态,或身边朋友都有运动;而不喜欢运动的人可能是因为运动后的体验不好,不喜欢出汗,经过一天工作后的疲惫感只想静静地躺着,抽不出时间来进行锻炼,或不想受伤等等。主客观原因都有。

图片来源:http://duososo.com/se/se_language.php?q=

像做你不喜欢的事情时效率和质量会偏低一样,运动也受动机的影响。被迫运动会令人产生焦虑、厌倦的情绪,这种情绪很容易影响动作控制能力,甚至引起运动损伤。运动可以发展脑机能,但强迫运动无法充分调动运动者大脑和全身的机能,效果会大打折扣


科学实验证据


有研究者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对象为57只脑卒中的小白鼠。小白鼠被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自愿运动组、被迫运动组、普通组,进行7天的跑轮与跑台运动的测试。对照组小白鼠的后肢每天受到30分钟的电刺激;自愿运动组每天自愿地进行跑轮与跑台运动;被迫运动组被迫进行每天30分钟的跑台运动;普通组不进行干预。

7天后,自愿运动组小白鼠的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明显高于普通组和被迫运动组。对照组的小白鼠由于受到电刺激,血管纹和皮质的BDNF是最高的。被迫运动组的小白鼠海马、纹状体皮质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很低,而血清皮质酮的浓度最高,说明被迫运动对它们产生压力。

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自愿运动更能促进大脑分泌神经营养因子(BDNF),这种营养因子具有保护和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的作用。被迫运动会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活性,妨碍细胞增殖、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提高。

自愿运动对大脑的有积极的刺激作用,这种运动除了能够促进人体肌肉对动作的控制,还能够增加大脑特定区域能量供给,提高大脑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减缓认知衰老,延缓大脑灰、白质密度下降和细胞凋亡等。自愿运动能够刺激我们的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与大脑可塑性有至关重要的联系。同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对神经元发育、存活和凋亡起重要作用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