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日本候任驻华大使西宫伸一在东京街头昏倒,经抢救无效,于16
日上午在东京医院去世。他年仅六十岁,怎么会突然昏厥而亡呢?其实,医学上所说的“交感风暴”致病索命的机理,或许可以解释西宫突然暴病的情况。
交感风暴可以说是一种急骤发病过程
所谓“交感风暴”是指人在遭遇极度精神压力和心理重创的情况下,神经系统失去平衡,本来就不受意识支配的交感神经“疯狂”起来,释放出大量儿茶酚胺(就是肾上腺素类神经递质),不仅使人过度兴奋,血压极度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中风),或破坏心脏电活动的稳定,以致发生心脏跳动过速(室速)→心室纤维颤动(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所以,交感风暴又称心室电风暴、室性心动过速风暴、心脏猝死风暴。也就是说,交感风暴是险象环生的信号,是引发突发昏厥、中风、心梗、猝死的重要原因。
交感风暴绝不是空穴来风,它是近年医学对大量危急猝死患者研究的重大成果。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了新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指南》。这个指南首次给交感风暴作出明确定义:即指24小时内,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这通过动态心电图可以检测出来)。
交感风暴与精神心理密切相关
以往人们对神经系统中可由意识支配的(感知、运动、反射等)随意神经较为熟悉,但对另一类不由意志支配的植物神经系统知之甚少。植物神经主管着心脏血管、内脏活动和腺体分泌等极为重要的功能。近年研究发现,这个不受人的意志操控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受到精神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的显着影响。
现代研究证实,精神紧张、焦虑、惊恐等不良的情绪可使植物神经平衡失调,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如果刺激剧烈,这一病理变化的急骤程度就像一阵风暴,让人难以承受。这就可以看出,精神压力和情绪紧张等因素在交感风暴中的作用。难怪古有“骂死王朗”“气死周瑜”等故事传说,这些人可能都遭遇了交感风暴。
做好预防措施,应对体内“台风”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精神压力和情绪紧张所引发的交感风暴及其所导致的室颤、昏厥、猝死事件并不少见,那么,
有办法防控交感风暴吗?答案是肯定的,重点应该从预防下手———警惕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包括遭遇严重精神刺激(失业、失恋、痛失亲人等)、心理伤害(丑事败露、被强暴等)以及突发事件的打击。
了解交感风暴的先兆:情绪大波动、坐卧不安、心悸失眠、出汗、脉搏快速、血压升高,应警惕交感风暴来临。
重视体检和心理咨询:定期做体检,遇到心理伤害等刺激时,应找专业人士进行心理咨询,这是对交感风暴最好的预防。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精神心理疾患的人,对交感风暴更敏感,更难招架,所以一定要积极治疗这些基础疾病,不让它们成为引发交感风暴的帮凶。
发现苗头及时用药:可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有效药物,防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阻抑交感风暴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