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的存在是有争议的,有人否认这一障碍的存在,认为其不是人格障碍的亚型。我国《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人格障碍没有这一亚型,所以一段时间内对此疾病的诊断出现困难,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等。ICD-10、DSM-Ⅳ中认为其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情感的不稳定,并有明显的冲动性的普遍模式,可有自伤行为,也可出现一过性的精神病性症状,而这种情况应该是在童年或青春期就开始的,不是成年以后才出现的。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成因仍在调查研究中,病因与病理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BPD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特征,一些研究双胞胎和家庭的学者认为人格障碍会遗传,尤其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情感不稳定性和冲动行为等具有遗传性 。关于BPD遗传性的行为遗传学研究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双生子研究。有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中同患BPD的概率是35%,异卵双生子中同患BPD的概率是7%,这表明了BPD有很强的基因成分和遗传基础。
不利于适应的童年环境,比如,被父母批评、目击家庭暴力、情绪和身体需要受到忽视以及有关性的、情绪的、身体方面的虐待,在很长时间以来就已经被视为BPD的重要致病因素。另外,由抚育者导致的其他创伤事件、亲子沟通不良、家庭功能不全、教养方式不当、与父母分离或父母缺失以及父母本身有人格问题等也是BPD患病的风险因素。
1、童年虐待。有研究表明许多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病患在童年时期受到过性或身体虐待。
2、忽视。一些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病患在童年时期严重缺乏关爱、被忽略甚至被遗弃 。
3、多数病人的童年与家人分离、被忽视,双亲有冲动和忧郁的特质。
4、幼年时被迫担起成人的角色或角色替换。
5、人格成熟的过程受到阻挠,与父母分离并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受到破坏。
边缘性特征或障碍的病因机制既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又有神经化学递质和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的作用,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哪一种因素是占主导的影响因素,也无法确定明确的因果关系。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显示:(脑)结构功能不良。MRI研究发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海马体和杏仁核容积减低,或者仅杏仁核容积减低。
有研究者对BPD的核心特征从神经机制层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1.不安全依恋
与BPD依恋有关的脑区可能大致包括额叶、颞叶以及边缘系统的一些大脑结构,如前扣带回、前额叶、颞上沟和海马结构等。有人提出一种假设,即儿童早期不正常的依恋关系或许会导致fronto-limbic控制系统功能受损,而儿童期出现的这种功能受损则与成人BPD患者受损的fronto-limbic脑网络紧密相关,目前这种假设也在父母教养障碍方面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2.创伤经历
整体而言,研究者普遍认为海马体积的减小与有早期创伤经历的BPD患者直接相关,早期的创伤经历在BPD患者的海马萎缩现象中起了重要作用。除了海马结构,也有研究者发现具有童年创伤的BPD女性患者的尾状核以及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的灰质体积都显著小于正常人群。
3.冲动
由于前额叶皮质(尤其是眶额皮质与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灰质体积的改变,可以推测前额叶皮质(尤其是眶额皮质与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活动会对BPD患者的高冲动反应起到一定的代偿作用,但是这种代偿相对于灰质体积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前额叶皮质之外,还发现BPD患者的冲动得分与顶叶也呈负相关。
4.情绪调控
BPD的情绪调控功能失调或许某种程度上是由于BPD患者在平息负性情绪上有困难所导致。此外,杏仁核作为创建警戒状态与负性情感状态下大脑系统水平模型的出发点以及识别与情绪失调有关的系统异常的起始点,在情绪调节异常中的作用更是研究的重心 。
边缘型人格障碍有4个方面的特征,即“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自我意象和明显的冲动性”。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突出表现是人际关系、情绪、自我意象的不稳定和行为的冲动性,持久的空虚、孤独感及一些短暂的精神症状,这些“不稳定表现”的“稳定不变”的模式即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基本特点。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症状 :
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自我同一感形成滞后,自我身份认同的滞后,长期停留在混乱的阶段,其自我意象不连续一致且相互矛盾,处于一种“身份感延滞状态”。患者常常缺乏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感,低自尊,对诸如“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缺乏思考和答案。这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紊乱往往开始于青春期。
具体表现举例:一直在怀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一个显著特点。情绪的不稳定表现在一方面体验到一种空虚和不安全感,缺乏自尊,另一方面有体验到一种与上述情况向对立的兴奋感和全能感。在遭遇到应急性事件时或在较强的情感压力下,患者极易出现情绪不稳,易激惹、紧张、焦虑、惊恐、绝望和愤怒。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处于一种慢性持久的空虚感和厌倦感中,感到忧心忡忡、悲观厌世,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常产生无助感、无望感和无价值感,生活缺乏实际的目标。为了解除内心的空虚,患者不断的找事干,做事有始无终,一事无成。外在的反常活跃恰好反映了内在深深的孤独,这种表现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被误诊为抑郁症。
他们往往有强烈的焦虑情绪,很容易愤怒、悲哀、羞耻感、惊慌、恐惧和兴奋感和全能感之间摇摆不定。往往会被长期的、慢性的、弥漫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包围。心境状态有快速多变的特点。特别在遭遇到应激性事件时,极易出现短暂发作性的紧张焦虑、易激惹、惊恐、绝望和愤怒。但是其情绪往往缺乏抑郁症所特有的持久悲哀、内疚感和感染力,也没有生物学特征性症状如早醒、体重减轻等。
具体表现特征:难以控制情绪
边缘性人格障碍具有显著的分离焦虑。他们被形容成“手拿脐带走进生活,时刻在找地方接上去”。由于患者严重缺失被爱的体验、他人的关怀,所以非常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对抛弃、分离异常敏感,当面对分离、被拒绝或即将失去外部支持时,可出现强烈的应激性反应包括自我意象、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变化,以千方百计地避免分离情景,并有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如自杀、自残自伤等来阻止被抛弃 。
当感觉到被抛弃时,有的患者会自我隔离(亦即彻底孤独)。但是他们内心害怕孤独,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如手淫、滥交、饮酒、吸毒等来排遣空虚孤独感。由于人际关系的极不稳定以及有可能因此发展出来的对人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从而长期处于孤独状态,进一步成为性瘾患者、酒鬼、吸毒者。尽管有着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以及因为恐惧而对他人忽冷忽热,但是实际上内心需要时刻有人陪伴获得感情的慰藉。一方面,童年缺乏关爱是形成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因为早前的缺失关爱而发展出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导致难以获得他人的关爱 。
具体表现举例:极度害怕被人抛弃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在亲密关系中会在两个极端间摆动。一方面非常依赖对方,一方面又总是和亲近的人争吵。一会觉得对方天下第一,一会又把对方说的一钱不值。反复的关系破裂,人际关系中冲突不断。和他们相处的人经常会感觉很累,但是又无法抽身而出。
由于患者缺乏"客体恒常"(Objesct constancy)的感觉,故与他人相处时,总把对方当成刚结识的人,无法以一贯的态度来面对。也因为总是专注于局部,无法感受并看到事情的全貌,所以较难从过去的错误经验中学习,也无法客观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因此不合适的感情模式总是一再循环。例如女性患者会再回到施暴者的伴侣身边再次受虐,男性患者则与不适合的对象交往,且总是一再循环 。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际关系特征为在极端理想化和过于贬低之间不断变化。BPD患者对他人既依赖又充满敌意,他们相当依赖周围的人,当其需求得到满足时,便把对方理想成他的照顾者或朋友,很快要求和对方建立亲密关系;但当其依赖无法满足时,则表现强烈的情绪反应,贬低、攻击或挖苦对方。因此难以维持深度而亲密的关系,经常在极端亲密和极端对立之间快速变化。要么与人极好,要么与人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具体表现举例:对他人印象持续不稳定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高自杀率的疾病。患者控制情绪和耐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差,经常出现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情感爆发时可出现暴力攻击、自伤、自杀行为,有冲动性的酗酒、大肆挥霍、赌博、偷窃、药物滥用、贪食、淫乱等等。50%~70%的患者有过冲动性的自毁、自杀行为,8~10%的患者自杀成功,突发性的暴怒、毁物、斗殴、骂人也是常见的冲动行为 。
BPD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做事虎头蛇尾,很难坚持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做事往往没有预见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大多数患者在行为过后往往又感到非常后悔。
具体表现举例:有自虐倾向
当面对分离、被拒绝或即将失去外部支持时,可出现强烈的应激性反应包括自我意象、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变化,并有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如自杀、自残自伤等来阻止被抛弃。这种患者恐惧被抛弃,害怕孤独,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滥用来排遣空虚孤独感,需要时刻有人陪伴获得感情的慰藉。
一般较为轻微,历时短暂,多发生在应激情况下,可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恢复。言语缺乏条理,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切,出现人格解体和牵连观念,但现实检验能力相对完好。也有一些患者出现分离症状,或短暂或情境性,似乎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幻觉等,一般来说这些症状比较轻微,历时短暂,精神压力解除后能很快缓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也有效。
具体表现举例:偏执、分离,但不是自我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