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孩子总是挤眉弄眼-警惕抽动障碍
来源: | 作者:lygsxl2 | 发布时间: 2019-06-04 | 839 次浏览 | 分享到:

X,女,6岁,幼儿园大班。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妈妈像平常一样带着小楠在邻居家玩耍,突然小楠发出了一声奇怪的叫声。刚开始刘女士以为孩子只是玩的太开心了,可是没想到过了几天孩子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孩子不仅发出奇怪的叫声,还总是挤眉弄眼,而且次数越来越频繁,孩子根本控制不住,这可把刘女士给吓坏了,以为孩子眼睛出了什么问题,赶紧带孩子到当地的医院眼科去给孩子检查,眼科检查都做过没发现什么问题,后来刘女士又带着孩子去其他医院眼科看问题,都没发现什么问题,孩子挤眉弄眼却没任何好转。医生给孩子开了几服药并嘱咐了几句孩子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的话,在随后的半年里,孩子的病情却总是反反复复不见好转。最后在眼科医生的建议下来到精神科专科医院就诊,医生根据孩子的情况诊断儿童抽动症,并对症治疗,之后小楠的情况慢慢好转了!

案例分析:

1、医生对此病不熟悉:以致被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如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动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

2、家长对多动症不了解:很少因为不停眨眼、耸肩而就诊者,多认为是不良习惯。当带孩子去医院看其他病时,被医生发现而询问有关情况时,家长多不配合回答,多被告之“没事,就有点小毛病”。医生告诉家长后,家长多不信任,而反对就诊,从而使确诊时间后延。

3、家长方式简单粗暴:我院曾对300多名抽动障碍儿童调查发现,其中63%的患儿家长对孩子采用了打骂、体罚等管教方式,误认为是孩子的抽动是不听话,或坏习惯导致的,殊不知这种抽动是一种病,患儿是根本无法控制的。

4、病急乱投医:抽动症容易与眼病相混淆,非专科医院不能正确判断,抽动障碍误诊误治累见不鲜。诊断不清,治疗就不得法,这样的后果是,导致拖延加重病情的同时,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某些医生认为抽动-秽语综合症必须具备秽语,但实际上只有 1/3患者在发病几年后才出现秽语现象。

抽动是一种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的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按抽动持续时间和抽动发作的表现形式,抽动障碍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病程小于1年)和慢性抽动障碍(病程超过1年),其中慢性抽动障碍可分为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症(兼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学龄期儿童估计7%曾有过抽动的症状,短暂性抽动障碍的患病率约5%,慢性抽动障碍的患病率约为0.5%- 3%之间,抽动障碍以男性居多,性别比例至少为2:1或更高。抽动临床表现包括简单和复杂性抽动两种形式,可发生在单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的简单形式表现为眨眼、耸鼻、歪嘴、耸肩、转肩或斜肩等,复杂形式如蹦跳、跑跳和拍打自己等。发声抽动的简单形式可表现为清理喉咙、吼叫声、嗤鼻子、犬叫声等,复杂形式如重复语言、模仿语言、秽语(骂脏话)等。部分抽动症状有明显的感觉现象,例如眼睛、喉咙等部位发痒感,随后产生强烈抽动的冲动,因此抽动障碍患者常常先就诊于眼科、呼吸科。

抽动障碍的病因包括心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短暂抽动可能与两种因素其中之一有关,如果短暂抽动病程持续,发展为慢性抽动,则认为生物学因素是主要病因。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认为抽动是皮层-丘脑纹状体-皮层环路功能失调的结果,抽动发生期间,第一运动区和壳核等运动感觉区域显示激活增加,而扣带回前段和尾状核激活下降,提示环路对抽动行为和感觉冲动的抑制下降。抽动障碍有较高的遗传度,家系研究发现患者的一级亲属患慢性抽动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出10-100倍,双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共患慢性抽动的比例为77% - 94%,而双卵双生子为23%,但目前对抽动障碍候选基因的关联研究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都没有明确的结果。一些抽动障碍案例曾假设为感染触发的自身免疫疾病的结果,Swedo将此命名为PANDAS(pediatric autoimmune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streptococcus),指一组童年期起病,发生与链球菌感染之后,表现为发作性的强迫症状和/或抽动症状,往往伴有神经体征的临床综合征。

抽动障碍的诊断除了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外,需要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肿瘤、缺氧、外伤、肝豆状核变、舞蹈病、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及大脑前额叶皮层下癫痫等。一些药物可诱发抽动,如成瘾物质,SSRIS类,拉莫三嗪及可卡因,如果抽动出现在药物开始使用或增加剂量时,应当怀疑。抽动障碍尚需排除发育性或良性的运动障碍,例如良性陈发性斜颈、Sandifer氏综合征(一种因为食管反流引起的斜颈表现)。在精神科疾病中,抽动症状需要与强迫症状及刻板症状鉴别,值得一提的是,抽动障碍与强迫障碍在遗传学研究方面关系密切,而且两者常常共病,另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是抽动障碍常见的共患疾病。

有明确心理因素引起的短暂性抽动障碍可选择家庭治疗、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慢性抽动障碍需要同时结合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包括氟哌啶醇、泰必利、利培酮及阿立哌唑,对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者可首选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乐定,避免使用中枢兴奋剂加重抽动症状。(胡珍玉)

精神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