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那些“装病的孩子”
来源: | 作者:lygsxl2 | 发布时间: 2020-04-03 | 2326 次浏览 | 分享到:

小文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今年10岁,但本该在学校正常学习的孩子却已经半年没有上学了,和家长辗转于各地儿童医院。口齿伶俐的小文一来到我们住院部,就迫不及待的详细描述了他的病情:半年前暑假的某一天,他在吃完冰淇淋后,突然出现反复发作的腹部绞痛,急忙被家长送到医院急诊科检查,腹部B超显示“阑尾炎?”其他的抽血检查结果都是阴性,医生决定先保守观察治疗。但奇怪的是,住院观察的一周时间里,小文时不时也会出现突然的腹痛,甚至有时在床上翻滚,哭泣。但医生反复各种检查都没有问题,出院后,小文又回到学校上学,没想到才上两天学,小文到学校又说腹痛难忍,老师便让家长接他回家。家长没法只能让孩子在家休养,但当家长觉得他症状快好了,和小文商量准备回到学校了,过不了两天他又要再次腹痛。这下可急坏了爸妈,由爸爸留在家里照顾小文的弟弟,妈妈带孩子远赴重庆、上海的大医院就诊。经历两个月时间的反复住院、检查、出院,小文的腹痛还是没有好转。最后小儿内科的医生建议妈妈带小文来心理课看看。在医院里,小文显得比病房的孩子都要活泼懂事,对我们非常热情。在医院也几乎每天上午小文都会表情痛苦地向家长和医生说“又来啦,又来啦~”。我们注意到,孩子一这样做,家长就凑上去给他ipad玩游戏,说是分散注意力。住院期间对孩子也是非常宠爱,病房里的其他小孩都喜欢去他的床位玩,因为“玩具多”。我们了解到,小文的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弟弟在他生病前,也生了病,父母比较多精力去照料弟弟,无暇顾及小文,就把小文交给爷爷奶奶照顾。这次生了病,家长觉得平时没有照顾到孩子,非常内疚,所以就对孩子有求必应了。

殊不知,这样的教养方式下,小文并不是真正患有引起腹痛的器质性疾病,却是患了一种儿童心理疾病,这是就是“躯体形式障碍”。此种疾病表现形式多样,对儿童的出勤率、学业成绩、家庭关系等方面都有负面影响。儿童通常没有医学设备可检测出的生理病变,而是与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在国内流行病学研究所报告的躯体化症状中,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儿童组腹部不适最多,而青少年组则更多表现为头痛。躯体化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刺激和相应的情绪激活主要采用躯体化反应。其病因也包括生物学、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现有研究证实与躯体化症状的发生和维持有关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一些氨基酸和神经递质、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脑功能的改变等。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气质特征,如神经质、述情障碍早年习得经验;遇到生活事件时容易产生负性情绪但是缺乏发泄途径、较多使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及防御机制。社会因素主要包括负性生活事件,如童年期创伤不良的生活环境、父母关系不和、离异、再婚、暴力暴露及性虐待、身体虐待等。此外,文化因素也会影响躯体化症状的出现,不同的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下,躯体化症状也可以有多种象征意义及某些社会功能。从心理动力学理论对躯体化症状的解释有:①躯体化症状是一种退行行为。个体在婴幼儿时期主要是用躯体反应来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若婴幼儿时期的紧张和需求长期得不到理解和满足,躯体不适的感受就会积存下来,留在潜意识中。个体长大后,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早先的那种躯体反应就会重现,这个过程被称为再躯体化。②继发性获益,如通过躯体化症状可以获得关注和爱护。由于在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行为准则中,躯体症状总是比诉说情绪烦恼更容易得到同情和理解,所以躯体化成为病人对付心理、社会各方面处境以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应对方式。③躯体化症状是潜意识愿望被压抑的产物。

这样的小患者在我们的工作中并不少见,我们明确诊断之后,首先与父母沟通进行家庭治疗,让他们放下对于孩子躯体疾病的过度焦虑,调整家庭关注结构,正确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然后再对孩子进行个别干预,培养孩子正向的沟通能力,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作息和生活学习计划。整个疾病的康复过程漫长,病情可能波动,可能长达2年才能完全消除症状,这个过程中需要医生、家长和老师一起协作,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理解症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情绪情感和心理认知发育的关键时期,若家长和医生不能及时识别,并在就医的过程中避免孩子的过度获益,将会造成这一症状对孩子生活的巨大影响。


 Dr.Hu 胡椒姐姐 



精神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