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心理咨询
“联想哥”的烦恼
来源: | 作者:连四院临床心理科 | 发布时间: 2020-09-02 | 3558 次浏览 | 分享到:


病例:

大学生小张,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临床心理科门诊诊室,局促不安、吞吞吐吐地诉说出困扰自己长达8年之久的烦恼:从上学起,家长尤其是妈妈对自己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除了学习,几乎不让自己做其它任何事情。自己似乎很懂事,一直认真学习,小学阶段一直品学兼优,成绩在班里基本上数一数二,到了第三名就会受到妈妈批评,自己也会心情不好。从六年级开始,大脑就会经常出现控制不住的各种各样的联想,大大影响听课效果,成绩也逐渐下滑,到了初中时轻时重,自己也试着用多种方法控制自己不要重复联想,有时叫家人提醒打断自己,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还是对学习影响较大。由于自己非常努力,中考总算进满意的学校,但到了高中以后,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压力也越来越大,联想的状况也就越来越差,每天感觉脑子一下子都停不下来,一直控制不住地联想,比如看到老师在黑板前讲课,就想“黑板为什么是方的而不是圆的,地球为什么是圆的,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生命,会不会有外星人来毁灭人类,我怎么才能有无敌的超强本领消灭外星人,天上哪颗星上有外星人,有多少颗星星,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光线为什么不相互影响……”一直联想到很累也停不下来,脑子不断疯狂地转动,殚精竭虑,绞尽脑汁,一直到非要做出一些动作来打断联想才能继续学习……开始并不知道是强迫症,只是觉得想得太多了,但后来各种奇怪动作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仪式化,严重影响学习,才找心理咨询师做了几次咨询,虽然有效果,但一直没有真正好,高考勉强考上三本。本来以为到了大学学习压力小了就好了,但到了大学依然如故,就请假回家了……知道了儿子承受疾病的困扰和痛苦这么长时间,小张的妈妈非常后悔和自责。伤心地流着泪,哭诉着自己的无知和教育的失败……



解读:

像小张这样,每天反复的不能自控的联想或重复行为,明知是不合理或不必要但难以控制或摆脱,常会被很多人笑称是“完美主义、处女座”等等,其实原是强迫症。一旦你真正了解了强迫症,你可能就笑不出来了——因为,患者无时不在承受着疾病的痛苦。

强迫症不同于焦虑症、抑郁症,虽同为精神障碍,但症状更为复杂变异。多数强迫症患者有强迫与反强迫的意识共存,想法或冲动来源于自身,虽极力抵抗,却始终无法自我控制。如强迫行为可表现为对病菌很敏感,毫无必要地担心;经常反复洗手,且洗手的时间很长,超过正常防护需要;觉得自己穿衣,清洗,吃饭,走路时要遵循特殊的顺序;经常没有必要地反复做某些事情,例如检查门窗,开关,煤气,钱物,文件,表格,信件等;当脑子里出现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某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不断“接龙”联想下来。

有人会说“这些我偶然也会做、会出现,难道我也患强迫症?”事实上,确诊是否强迫症,医生会根据病史、人格特征、症状特征、严重程度、社会功能状态等,还会通过定式化检查,如:强迫问卷、人格测评、焦虑抑郁量表等,甚至可能通过影像学检查等,增强客观指标评估。



那么,作为常人,该如何识别强迫症呢?

首先,具有“看专业医生”的主观意识。一旦出现“反复不能克制或摆脱的想法、行为或冲动,每天持续约一小时及以上,并因此引起工作生活的严重困扰,自感非常痛苦”等类似情况,建议先到临床心理科门诊进行严格评估确诊。

其次,要清楚“费时性突出”是强迫症的特征表现。患者每天为强迫性联想思考或重复行为付出的时间需要1小时甚至更多,如一小时出不了门;半小时下不了床;二三十遍检查设定的重复动作;洗手洗得红肿掉皮不敢出去社交;控制不住地抠抓皮肤,弄到出血,换另一处再抓,出血处结了痂,又抠,不停不休;专注于他人看起来微小或观察不到的自身外貌的瑕疵或缺陷,甚至要求整形矫正。这些动作行为明显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效率,带来社交功能的损害,到了连自己也无法容忍耐受的程度,以至苦于欲罢不能。

第三,“反强迫” 是强迫症患者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一方面,他们出于“别人看我很正常”的想法以避免“病耻感”,会尽量在社交场合控制强迫行为,另一方面,患者也的确觉得没有必要便尽力克制或反抗。但往往一但独处或苦苦挣扎后,其重复思维和行为则很难抑制,甚至变本加厉地更加严重。



强迫症有哪些危害?

由于大量的耗时,严重影响强迫症患者的工作学习或社交活动,效率低下,因难以控制的思维、行为,患者会有强烈的痛苦感病耻感和无能感,时间久了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更值得警惕的是,与抑郁症类似,强迫症患者因痛苦、绝望也会出现自杀行为。比如一名女生在国外留学,因常年受强迫症困扰自杀,留下遗书说不要救我,我太痛苦了。有研究表明,强迫症与抑郁症的共病率高达60%~70%,可见,强迫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往往是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的共同结果


为什么会患强迫症?

强迫症的高发年龄是16~34强迫症发病前多伴有强迫性人格,患者个性基础往往是高标准严要求性格上过于追求完美和确定感,谨小慎微,过于担忧等这多与家庭环境和教育因素相关,但也不排除生理因素;此外,发病前重大生活应激事件,或者大脑超负荷压力的运行,导致大脑功能失衡和内分泌影响等,都可能是发病的因素。虽然目前尚不足以将强迫症的病因病理机制了解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强迫症的发病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该如何治疗强迫症?治疗效果怎样?

有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发病平均7-10年后才首次看心理门诊。这主要源于大众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还太少,以及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此,加强强迫症的科普教育和宣传,消除患者的病耻感,鼓励患者积极寻求治疗是第一步。

相较于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精神心理疾患,强迫症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而且,起效相对较缓慢一些。这主要与患者多疑而独断专行的个性有关,还与家庭环境因素病耻感治疗依从性较差有关。

如果患者能够充分信任专业医生,彻底放下欠完善的自我,积极配合,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大多可以收到良好的疗效,但要保证维持治疗1~3,不间断地定期去临床心理科门诊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