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亚历山大”,如何化解?
来源: | 作者:lygsxl2 | 发布时间: 2020-02-11 | 2181 次浏览 | 分享到:

     压力的来源有哪些?

简单地讲,压力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来源分为两大类:

1、心理压力源

1)认知性

信息太多或太少 ;知觉剥夺或超负荷;时间紧迫或等待;认知偏差或功能障碍等;各类生存冲突:角色冲突,动机冲突,选择冲突(难以选择或没有选择等)、感情冲突、文化冲突、道德冲突、环境冲突、人际冲突、社会冲突,理想与现实冲突(含意料之外),目标与现状冲突(目标难以实现、目标模糊或不确定,约定的目标难以执行等),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冲突,精神诱惑与信仰冲突等。

2)情绪性

生死、离别、聚散、离合所带来的各类情绪反应:焦、郁、喜、怒、忧、思、悲、恐、惊;工作繁重忙碌、失业、灾祸、受伤、挫折、失败、损失、损害、负罪感等所带来的威胁。

2、躯体压力源

1)生理性

生活节奏不规律,饮食不足或过度,睡眠缺乏 ,过度疲劳,缺乏营养,脱水 ,个人卫生差 ,肌肉过度使用或未充分使用 ,免疫系统损伤,伤害、感染、中毒、疾病等。

2)环境性

气候变化(热、冷、干、湿等)、海拔反差、地形复杂,卫生条件差 ,光亮、黑暗、模糊、昏暗 ,震动、噪音、爆炸 ,缺氧,烟、毒、化学物 ,能量消耗 ,武器装备 ,电磁辐射 ,传染源等。

压力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适当的压力可成为生活中的一种良性“催化剂”,然而,过度的压力将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如果压力不能及时有效化解乃至长期持续存在,还可给人们带来如下潜在的危害:

1、摧毁人的生存斗志,导致职业人的心灵枯竭——造成职业倦怠,进取心停滞,工作效率下降,适应能力减退,人际关系退步,社会关系僵化,家庭失谐,进而缺少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的能力,丧失生活乐趣和幸福感,同时极容易产生不安全感、挫败感、空虚感无助感甚至绝望感,悲观消极、失去乐趣、丧失快感,对现实不满、对未来忧虑、对生活担忧 。

2、免疫系统减弱、身心健康受损,可能导致罹患疾病——表现出多种躯体方面的生理症状疲劳、失眠、头痛、胃痛、腹痛、腹、尿频、胸闷、心悸、血压上升、肌肉酸痛、虚弱无力、食欲不振、性功能下降等,乃至各种心身疾病。

3、精神心理困扰可能产生抑郁、焦虑甚至精神疾病——精神状态:忧虑郁闷、萎靡不振、疲乏无力、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大脑空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