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有疼痛感的心理问题
记者周霄采访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陆峥教授
抑郁人群一半有躯体症状
记者:身体检查发现,徐先生仅仅患有轻度胃炎,但为什么会给他带来浑身的躯体不适,最终让他患上焦虑症?
专家:其实,徐先生躯体上所出现的多种不适,都是由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所带来的。目前,临床上发现,在抑郁症患者人群中,超过一半有躯体化症状,包括各部位慢性疼痛、心慌、震颤、恶心、呕吐等常见症状,另外,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也可能会表现出功能异常。而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治疗后,大部分的症状都会得到明显改善。
徐先生的胃炎更可能是一种神经症的表现,因为在持续紧张、愤怒、焦虑的情绪下,胃这个器官,是最先容易出现不适症状的。而且,现代生活节奏快,在因胃部不适去做胃镜的人群中,十有八九都会发现有浅表性胃炎,因此,这样的检查结果是不具有临床意义的。
慢性疼痛易诱发焦虑、抑郁
记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为什么会让徐先生感到躯体上的疼痛?
专家:其实,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与疼痛的躯体症状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在临床上,会经常遇到慢性疼痛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障碍。因为疼痛的出现,与单类神经递质缺乏有关,这些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有5-轻色胺,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补充相关药物,能提高这两类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能够实现缓解疼痛,进而就能减轻焦虑、抑郁症状。不过这类药物会引发胃肠道的一些不适症状,但在服用5天一10天后症状会消除。
遇事敏感者,容易想得多
记者:徐先生在不适之后出现强烈的疑病想法,是否与他的个性有关?
专家:徐先生的疑病想法,其实是他焦虑、抑郁情绪的一种表现。而导致其焦虑、抑郁的,又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生物因素就是躯体上的不适症状,社会因素则是两年前母亲因癌症去世的打击,这对他的内心造成长时间的影响,会让他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产生忧虑。而心理因素则与徐先生的性格有关,一般遇事敏感、多疑的个性特点,容易让人向消极、负面的方向思考。综合多方因素的结果后,最终诱发为焦虑症和抑郁症。
日照不足,也易引发情绪问题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