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自我感觉“长大了”,表现自我的意识增强;
第二,不成熟,讲歪理;
第三,过于自信形成自负心理;
第四,意志薄弱,适应性差,承受压力的心理空洞出现;
第五,出现消沉、颓废、麻木、情感冷漠等不正常情感;
第六,出现暴躁、报复、易激动、寻求刺激等现象。
王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一名姓张的男生,学习成绩优良,却在与同学相处中常常出口伤人,动辄打人。
他多次学着影片中的武打动作伤及他人。
当问及他做这些事时是怎样想的,这位男生的回答却是轻描淡写:“和同学并没有矛盾,就是想发泄。”
- 3 -
“14岁”是最佳塑造期
尽管14岁左右的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教育专家冉乃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说:“14岁是危险叛逆期,更是最佳塑造期。”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冉乃彦认为,对孩子来说,14岁左右的年龄就是这样的关键期,家长要抓好孩子的这段关键期。
为了说明少年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性,他举了几个成功名人的故事:
桥梁专家茅以升14岁看到桥梁垮塌压死人后立志要修建最牢固的桥;
14岁的爱因斯坦和两个同伴谈论世界新闻、科学成就,后来他们三个全部成为科学家。
冉乃彦强调说:
“14岁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独立成熟的一面,又限于经验、年龄独立不起来,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难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家长一定要下足功夫,把问题妥善解决,让孩子顺利发展。”
- 4 -
家长怎么做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能给孩子哪些引导和支持呢?
对于这一年龄孩子的家庭教育来说,家长最难处理的问题,就在于“叛逆”、“不听劝”,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叛逆,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主要有如下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