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无病就是健康”观念亟须摒弃
来源: | 作者:lygsxl2 | 发布时间: 2019-06-04 | 1641 次浏览 | 分享到:

日设立的初衷,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应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事实上,一个人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精神卫生问题,最普通的例子如自卑,最极端的例子如自杀。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杨泗学提醒,随着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人都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目前,由于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和宣传不够,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一些患者和家属即便具有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认识到疾病的性质,但是因为观念问题,多数人也宁可自己忍受痛苦也不愿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结果延误了治疗。

    一老一少两大群体尤需关注心理健康

     精神疾病存在于每个年龄段群体中,但是青少年群体尤为突出……有孩子因为过度焦虑出现记忆力无法集中,有孩子因为厌学出现逃学,有孩子因为跟父母出现冲突无法沟通。儿童心理问题增加,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社会急剧发展、人的适应能力不强及认知度弱有关

    虽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但是多数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心理问题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家住海州区的丘女士一直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人生的骄傲,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兴趣广泛,琴棋书画样样在行。直到孩子有一天留条要出走,丘女士才发现,孩子背负着太大的压力。虽然孩子没有发烧、没有摔伤,但是孩子的身心已经出现了问题,不再是个健康的个体。

    昨日,在心理健康公益咨询活动现场,69岁的吴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咨询,最近她总是失眠健忘,也吃不下东西,甚至看到身边的老人生病住院或是离世,总会联想到自己,觉得自己的时日也不多了。进入老年后,生理机能逐渐出现变化,机体细胞、组织、器官形态衰老,功能衰退,对环境适应减弱。此时,如果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像吴奶奶这样的老年心理疾病在接诊的老年患者中非常普遍,而且女性患者大约是男性患者人数的两倍。

    老年是社会角色急剧变化的时期,不少人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难以维持心理平衡,出现焦虑、抑郁、怀旧、行为消极,甚至自杀等。此外,有些老人在子女成家立业独立生活之后,由于适应不良出现老年期空巢综合征 ,这也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