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焦虑。 正常焦虑,是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在现实的问题上,并产生清晰、具体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病理性焦虑,临床又称焦虑症状,指持续的紧张不安,无充分现实依据但感到即将要遇到威胁或大难临头(灾难化),常伴有明显的躯体焦虑症状(心慌、出汗、胸闷、肌肉紧张等)。 只有以病理性焦虑为主要表现的,才是焦虑障碍,又称焦虑症。 练习:你的焦虑是正常的吗?
当你焦虑的时候,可以拿出笔记本,详细记下你的焦虑。比如,你可以写:“明天考试会挂科”。然后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这个焦虑/担心是现实的吗? 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吗? 这个焦虑激励我采取行动吗? 有可行的解决方案了吗? 我行动了吗?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全是否定的,那么你的焦虑可能就是病理性焦虑,让你产生了没有必要的紧张、焦虑和压力。
3 哪些表现可能是焦虑障碍 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多种精神心理症状以及躯体症状。 举例来说,焦虑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 (1)唤起:过分警觉;精神紧张不安;惊跳反应增强。 (2)情绪症状:恐惧;忧虑。 (3)思维症状:非现实性地评估自身或他人所遇危险。 (4)行为表现:目的行为受限;运动性不安(无目的小动作);回避可能增强不安全感的处境。 (5)躯体症状:①过度换气:昏厥,感觉异常,手足搐溺;②肌紧张:疲劳,疼痛,僵硬,颤抖;③自主神经活动增强:心动过速,脸上发红发白,口干,腹泻,出汗,尿频;④其他躯体症状:胸骨压榨感等。 (6)其他相关症状:人格解体(感觉自己不真实、或感到周围环境不真实),继发情绪低落等。
目前主要考虑是多种因素导致的。
(1)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两系三代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病率较正常人群稍高;
(2) 神经化学因素: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E)、五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神经递质均参与了焦虑的发生;
(3)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指患者在发病前通常遭遇了更多应激事件,主要以家庭、人际关系、婚恋等日常琐事多见,心理因素主要指患者对应激事件引起的困扰往往存在认知偏差,自身性格特质比较认真敏感,追求完美,习惯凡事做最坏的打算等。
焦虑障碍的疾病特征是病情通常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常趋向于慢性,相对于精神科其他疾病,焦虑障碍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较轻,一般经过足量足疗程的治疗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