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最好的家庭教育,从尊重孩子开始
来源: | 作者:lygsxl2 | 发布时间: 2019-12-05 | 206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美国一位慈爱的母亲,独自照顾多病在身的瘫痪女儿,两人的乐观精神,为社会带来很多正能量,也有很多爱心人士施与援助之手。




然而观众猜对开头没猜对结局——女儿与网上认识的男友合谋捅死了自己母亲,并发在微博上广而告之。


随着警方调查最后真相大白,原来被母亲宣传的女儿的“多病”都是谎言,女儿实际上很健康,根本没有“染色体缺失、肌肉萎缩症、癫痫、重度哮喘、睡眠呼吸中止症、智力缺陷”这些捏造出来的疾病,而是母亲为了获得社会人士的关爱,编造出来的。




原来她从小在母亲一个又一个温柔的谎言中长大,被迫地接受着母亲仁慈的“大爱”,被当作一个病人养着,吃着各种药物。直到女儿认识了网友后,她才意识到自己不能生活在谎言之中。为了摆脱妈妈的控制,她最终走上了极端。


这样的事件并不多见,何况查出那个母亲是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然而在我们周围的社会家庭中,会有这样的情况吗?事实上,并不少见。


其实中国的家长很容易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家中对孩子控制过多,造成孩子做事没有主见、没有自信,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经常讨好别人。但是这样的“乖乖女”一旦爆发,后果惊人。


自卑的原因有很多,被强势管教是第一个


  • “我觉得现在监狱里的生活都比之前跟妈妈一起生活要自由。”


  • “我从小都是妈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但她让我做的都是些不太好的事”


  • “她让我撒谎,我不想撒谎,我想做一个诚实的好人……”


新闻里的女孩这样说,仿佛也惊醒了许多“任劳任怨”的母亲。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母亲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妈妈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是保护,家里的事情全部亲力亲为、忙进忙出。父亲什么都不管,母亲越来越成为一个女强人。孩子逐渐长大,但是妈妈的抚养方式却没有变,仍然把女儿当做婴儿,不允许她做这做那,不允许她跟同学出去玩等等。


但当孩子已经有自己独立思想时,母亲仍然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意愿行事,就的确会给孩子带来被母亲统治的感觉。


家长的适度管控是好的,可以防止孩子出现什么危险。但过度管控便是剥夺了孩子的人身自由。


这么说一点都不为过。如果孩子有人际交往的需要,你却限制孩子与人交往的要求,让孩子待在家里也得不到家人的陪伴,那么就错过了他学习人际相处的时机。


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的思想意志被别人操控,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然而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的确无力反抗,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只能被“管得多”的母亲剥夺。


时间久了,孩子无法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会觉得自己的想法都是错的,已经失去了自我,必须得依靠他人来做决定。


你以为的爱,不过是爱控制

完美不是控制出来的,而是爆发出来的。我感觉到完美,我就是完美。

——电影《黑天鹅》

在电影《黑天鹅》中,妈妈因为生下Nina,所以被迫从芭蕾剧团退役,作为单亲母亲,她对Nina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爱。


已经28岁的Nina,在妈妈看来仍然是个没有长大的小女孩。一直称她为“宝贝”,一定要帮她穿衣服,限制她的饮食,外出的时间,人际交往,甚至是指甲的长度。而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让NIna成为一流的芭蕾舞者,完成她未完成的愿望。


生活中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因为生下你而结束了舞台生涯的。”所以Nina是母亲生命的全部寄托。


当女儿失败时,母亲就用各种话来打击她,“我就知道你不能”“你怎么就是改不了”。但是当女儿拿到角色时,妈妈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再控制女儿的时候,她又开始恐慌,从支持者而变成女儿的阻碍者,用更加激进的方式否定和打击Nina。


她以为的爱,其实是对女儿的控制。


在控制欲强的父母眼中,孩子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自己的作品。


所以他们会在孩子身上强加上自己理想和要求。他们执着于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如果孩子一旦想要逃离,就会用言语制约来约束自己的孩子。


他们所谓的爱,不过是以爱的名义占有,却从来没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谁破坏了孩子本该有的底线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是真的吗?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便利贴女孩”,被人指手画脚还总是笑盈盈的,这样的性格其实我们并不喜欢,甚至不自觉也想去指挥她,因为她“好欺负”。


那好欺负的人是怎么形成的?


在家庭中家教严格,孩子听话懂事,这样的性格是每个家长都喜欢的。孩子为了让父母喜欢自己,便逐渐形成了这样委屈自己讨好别人的模式。


  • 他们的自我早被吞噬,因为最早的时候家长的严苛吞噬了他们,或者家庭里的语言、身体暴力吓坏了他们。


  • 不管别人怎样对他,他都能原谅对方。


这种善解人意的好人,是隐藏了真实的自我需求,而使用一个“假我”的面具维持一个好人的形象。因为与人交往过程中不可能一味地付出不求回报,长期压抑自己的需求之后,达到一个临界点,会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向内自我攻击,觉得自己越来越没有价值,或者向外攻击,突然爆发。


所以一个总是尊重所有人的人,却得不到应该有的尊重。因为他没有尊重自己,在该保护自己的时候没有给予别人反击。


由此可见,在原生家庭里没有得到恰当尊重的人往往不能适当保护自己、拥有合适的底线。


孩子个人边界的建立



人生中的每一步不能走错,走错了要用一辈子偿还。

——电视剧《虎妈猫爸》


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赵薇饰演的是一个望子成龙的“虎妈”毕胜男。


为了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毕胜男制订了一系列的望子成才教育计划。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女儿的想法和要求,只是强迫女儿朝着自己规划的方向前进。为了让7岁的女儿能上个好学校,毕胜男甚至想要砸锅卖铁买学区房,原本温馨的家庭,因为女儿的学习,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争吵。


就像是电视剧的海报上写的:你的人生,我的战争。


虽然在一系列的高压之下,茜茜的成绩有很大的提升,但是最终却给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生活中,家长们把孩子的人生,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战场。让孩子替自己完成未实现的愿望。为了学习成绩不惜一切手段去压迫孩子,缩减孩子的自由空间。


虽然家长的这种做法会取得暂时的成功,拥有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可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失去边界感。而一个孩子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边界感。


所以亨利·克劳德在书中写道


父母应该有一个很严肃的责任:教导孩子有内心的界限感,而且能够尊重别人的界限。


有些叛逆,姗姗来迟


新闻中的女孩遇到的冲突是:是成长、蜕变;还是回到母亲温柔的牢笼。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被压抑很久,再次爆发的力量可能也是非常强大的。新闻里子女杀死父母的案子,何尝不是这样的例子,自我压抑到一定程度,总会有一个宣泄口来释放她的暴怒。


我们身边很多人也经历着这样的心理冲突,而且更多是发生在不被觉察的潜意识里的。     



我不能相信你,你毁了我的人生!

——电影《辣妈辣妹》


当孩子渐渐地长大,意识到自我空间时,他们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是开始尊重自己的个人意识,还是依旧做个乖孩子言听计从?


  • 大多数家人的出发点无非是关心或是有较高的期待,他们自以为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沟通的时候往往不能站在理解的角度去考虑,而是站在一个权威者的位置去对待孩子。 


  • 还有另外的情况是,父母因为上一辈的不正确对待而形成的一些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察觉,他们就容易把自己的创伤和焦虑延续给孩子。


这样看来,如果孩子在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上出现障碍,即提醒当事人以及家人,她的心理状况已经出现一些隐患,需要及时彻底调整。比较深刻全面的调整即是去觉察行为、重塑模式。 


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其实是“去角色”的,也就是说:


父母不用一直带着父母的外套”,那样会强加给自己更多的责任,孩子也不能一直把自己当成长不大的“孩子”,那样成为不了一个独立的成人。


一个健康的关系,其实是两个完整个体的关系,而不是相互依附和控制。我们都需要在爱中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尊重


演员黄磊说:“我从未把她当作一个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每个父母都知道要尊重孩子,也认为自己是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意愿的。让人困惑的是孩子依旧觉得自己被父母所控制。


我们的尊重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我们所说的尊重,更多是在孩子做选择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但尊重并不只存在于孩子做选择的时候,而是存在于和孩子互动的每一分每一秒,存在于父母的每一个行为当中。


信任孩子,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为人父母之后,我们总是会变得小心翼翼。担心孩子磕着绊着,担心孩子没有能力处理和小朋友的关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好好吃饭….我们担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些担心很容易让我们对孩子关爱过度,甚至是越界干涉了孩子的生活。


这些担心来源于何处呢?一方面是因为爱,但另一方面,其实恰恰就是我们对于孩子的不信任。我们不相信孩子知道自己吃的饭是不是足够了,我们习惯性的认为你还没有吃好饭,你只是想要离开饭桌出去玩;我们不相信孩子可以独立解决好和小朋友的相处问题,所以我们一遍遍的去告诉孩子你不可以去打别人,你不可以抢别人的东西,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把孩子预设在一个不好的位置,然后去教育他。依旧是因为,我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相信他这么小,就知道如何去和小朋友相处,不相信他这么小,就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

   

我们总是把孩子想的很小,从而忽略了孩子内在所具有的充足的力量。我们也总习惯性的把孩子放在不好的位置上,这个位置可能是你自制力不强,你偷偷玩游戏,你不和小朋友分享,你很自私.,从而对孩子进行负面的管教和教育。


而所有的这些,只会让孩子慢慢的觉得”自己可能真的很小,我可能真的不行,我真的很自私,我不是一个好孩子”。因为我们的不信任,我们把虎养成了猫,把好小孩变成了坏小孩,把自信磨成了自卑。


信任孩子,不仅仅是相信孩子不会故意去做坏的事情,更是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他可以做的事情。


给孩子的选择权,其实带着我们自己的意愿


格兰特.霍尔沃森认为孩子渴望在归属感中获得幸福,在新事物中获得成长,自由选择中获得内在动力。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有人送了多多一只小狗,多多很是喜欢。贝儿也很喜欢这只小狗,便问黄磊能不能把小狗借给她玩一会儿。而黄磊并没有答应她,而是对贝儿说:“小狗是多多姐姐的,你要跟多多姐姐商量。”


贝儿玩了很久,多多不放心自己的小狗,就问黄磊可不可以要回小狗。黄磊对多多说:“多多,你是姐姐,你自己解决问题。”


很小的一件事,黄磊没有擅自帮多多做主借出小狗,也没有干涉多多要回小狗的想法。而是充分的信任多多,相信她自己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


在说到给孩子选择权的时候,我们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已经给了孩子充分的尊重。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会尊重孩子的选择,穿衣服也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是,很多时候,由于我们对于孩子的选择权的限定太过局限,只是在某些显而易见的选择时刻,给了孩子做主的权利,却忽略了生活中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做主的权利。


回想我们的生活,是不是经常私自把孩子的玩具拿出来给别的孩子玩,是不是当孩子不想洗澡,不要穿衣服的时候,我们总是扛起就走,强压着孩子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我们只是想着,你必须做这些事情,这不是你的意愿可以选择的。只有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你才有选择权。我们给孩子的选择权,是被我们阉割过的选择权。


那遇到这些孩子必须做的事情,可是孩子不同意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真的顺从孩子的意愿吗?


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的是费尽心力,来获取孩子的同意。有一段时间,我的女儿特别排斥穿脱衣服。每次听到要穿衣服,就在房间里跑来跑去的逃脱,我曾经也做过强拉着她穿衣服的事情。但后来看她在我怀里生拉硬扯,觉得这样对她自我的形成非常不好,我就尝试着和她多次沟通,如果第一次失败,那就暂停一会儿,过一会儿之后再来和她谈穿衣服的事情。后来,我就发现孩子还是很懂事的,她不想做某件事可能是因为她不想停止现在的玩耍时间,但当你经过多次沟通之后,她就会理解并且接受穿衣服这件事。


后来,我发现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因为很多不同的原因,孩子可能会排斥某些事情,但我们父母真的不能因为必须要做这件事,就用蛮力或者父母的威严去强制孩子,而是应该在多次沟通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接受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拥有选择权,是孩子真正体会到被尊重,成为一个自尊自爱的人的开始。


因为被尊重,所以知道如何尊重别人;因为被爱过,所以知道如何去爱人。


孩子的糗事儿,容易成为我们的“谈资”


没有人喜欢被评判,可是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却总在不同场合擅自评价孩子。


孩子在幼儿园尿裤子了,放学回到家,爸爸妈妈当着全家人的面,把这件事情说出来,边说边笑。孩子虽然在玩玩具,但却局促不安的听着大家的一言一语,内心充满着羞愧和难堪。


对于孩子的糗事,我们家长总是当着孩子的面,把它们当作笑料来说。虽然我们只是觉得好玩,甚至是觉得孩子可爱,但我们表达出来的言语,确是将孩子放在了被评判的位置上,孩子小小的自尊心,被一点点戳伤,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受伤。


即使成人的我们,其实也会有这样不悦的体验。我们还会偶尔遇到父母把我们当年的糗事拿出来,当着所有亲戚的面描绘的绘声绘色的事情。我们依旧会有年少时的不堪和疼痛,依旧停留在原有的伤疤上羞愧愤恨。


可是,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总是一下子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在外人面前讲述孩子的笑料,完全忽视了孩子弱小的自尊心。


我们以为孩子不懂,可孩子都懂!我们以为孩子还小自尊自爱之心,不就是在生命萌芽之初伴着身体一点点慢慢长大的吗?


不去评判孩子的对与错,而是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不去评判孩子的衣着好与坏,而是把不合适的衣服默默的收起来;不当着外人的面数落孩子,而是把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呵护起来;不把孩子的糗事当笑料,而是把这些珍贵的记忆珍藏在相册或者日记本上,等孩子长大再和他一起分享曾经的时光……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并不仅仅是让孩子拥有少的可怜的选择权,而是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处,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把他作为独立的个体,就像对待朋友一样的对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