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虑、疼痛、心理、心身诊疗中心
连云港市第四人医院临床心理科
当前位置:
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反应
来源: | 作者:lygsxl2 | 发布时间: 2019-06-06 | 616 次浏览 | 分享到:

糖尿病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点,常常会给患者带来难以应对的要求。这些特点是:目前尚无病因疗法,必须长期对症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有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常常要求病人改变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型式;并发症多,没有一个器官、系统和代谢过程完全免除其影响;病情易波动,有时甚至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和昏迷,造成波动的因素太多,令病人感到防不胜防。

糖尿病有青少年发病和成年期发病之分。一般地讲,青少年病人往往更难以适应糖尿病所带来的变化。青少年发作的糖尿病病情更易波动,对饮食和药物治疗的要求特别严格。这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身患糖尿病,影响了他们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妨碍了他们完成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课题。因此,在青少年期发作的病人中常可见到激动、愤怒、抑郁与失望的情绪反应,也可见到孤僻和不成熟的性格特点。Lioyd等人(1993)对8016-25岁胰岛素依赖型病人对照研究表明,糖尿病人孤独明显,少有亲密的社会关系,并且很少对其社会关系发表意见,表现出对密切关系的恐惧。成年期发病者的心理反应的性质、强度和持久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既往的健康状况、生活经历、社会支持、对疾病的认识和对预后的评估以及应对能力和性格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糖尿病人的病情易于发生波动,所以病人的应对努力和预防病情波动的措施不一定总是导致病情稳定或好转。在这些情况下,就可能产生习得性失助,病人就会感到失望、无依无靠、无所适从、悲哀、忧愁、苦闷, 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对付外界挑战和适应生活的能力下降,甚至导致自杀行为,自杀意念的发生与抑郁严重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差相关。宁布等(1996)对70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发现抑郁症状发生率达61%,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不良的情绪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和病情转归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糖尿病对人心理方面的影响,除了情绪和性格外,还可由于血糖的波动而直接影响病人的注意、定向力、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功能受损又会影响病人照料自己的能力,从而不仅会干扰病人的各种活动,而且会对病人的全部生活风格与适应产生间接而更深远的影响。糖尿病还可引起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性欲下降、性兴奋降低、勃起能力下降及性交次数减少,进而性满意度下降。其原因与血糖控制不良、躯体并发症及抑郁情绪有关。

心身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