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过一个“手端银碗讨饭吃”的故事: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
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付铁铸的弓箭。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得了金马车的儿子喜欢在街市上招摇,得了弓箭的儿子整天在山间狩猎。
多年后,三位父亲去世,爱吃喝的儿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宝石抠下来变卖,最后不得不手端银碗讨饭吃;爱招摇的儿子每天从金马车上剥点金子,换回粮食辛苦度日;会打猎的儿子练就了一身狩猎好功夫,经常扛着猎物回来,一家人有吃有穿。这个民间故事有着深刻寓意。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负责。
那么到了今天,什么是我们能送给孩子、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健康的礼物呢?
那便是阅读、言传身教、适当的自由。
一、阅读
阅读可塑造孩子的智力、品质
虽然家长对孩子的具体期望各不相同,但共同的地方也很多,那就是“孩子一生健康、幸福”这种大目标,通过“教育”所能实现的就是:第一给孩子良好的智力,第二给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人在智力方面可能有一些先天差异,但塑造智力的空间也很大。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这一点已被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其阅读量呈正比,阅读可拓宽见识,让人获得超越日常生活的知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这是他多年在教学一线研究和观察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阅读不但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孩子的品质。
任何一部书,只要是一本好书,往往都充满真善美的情怀,其核心价值观也是正面的。这些东西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生活,倾听了众多的智慧,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其思想会更成熟,人生境界会更美好。
很多道德和意识问题,从根本上讲,都可以说是智力问题:有智力才有思考和反思的能力。由此也可以得出阅读的第三层功效——修复心理创伤。一般来说,人们多少都带有某种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样。
父母和老师都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我们,生活和命运也可能对我们不公。有的人能战胜这些伤害,有的人则在阴影中伤痛一生。
一个从小建立了阅读兴趣的人,会有更好的自我治疗的能力。这一点,也是基于前面提及的阅读带来的智力和心理两方面良好的基础。
当然,阅读的功能不可能强大到解决所有的教育问 题。拆一座房子可能只需一把镐头,而盖一座房子则需要动用许多工具和手段。教育孩子也一样,阅读虽然非常重要,但还需要其它要素来配合。
二、言传身教
家长的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古人说得多好,“言传不如身教”,这六个字无人不晓,但有多少人会以此为镜,真正践行身教?
常有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孩子跟小朋友玩时,老打别人,讲道理没用,揍一顿也没用。还有人问,如何才能改掉孩子的坏脾气?其实,这些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不是,却看不到自己给了孩子一个生气就打人、爱发脾气的坏榜样。而家长用行动告诉孩子的,远比言语告诉得多。
为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教材,你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
当父母的,会发现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们明明已经在和孩子讲道理了
但是他们还是不听话
首先,要确定一点,我们所认为的“听话”,不是“毫无思考地听从大人的话”,而应该是一种“容易沟通的状态”。容易沟通的孩子,其实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和逻辑的,具有同理心,而非人云亦云。
看起来很“听话”,事实上这种容易沟通的状态源于父母、老师以及其他大人对他的尊重和理解,一切都是以爱为基础的,脱离“爱与接纳”这个根基来谈“听话”,都是空中楼阁,是不稳固的。
1、讲道理真的奏效吗
我们都知道打骂和冷暴力是极其糟糕的沟通方式,所以比起那些暴力手段,很多家长都更偏向于“讲道理”。然而讲道理真的奏效吗?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来沟通吗?不尽然。
2、“不讲道理”的科学
在我们大脑里有个部分叫大脑前额叶,但它不是一下子就发育好了的,大概要到孩子的青春期(12、13岁左右)才开始发育,直到孩子25岁才逐渐成熟。换言之,12岁(一个大概的年纪,存在个体差异)以下的孩子,对于一些家长侃侃而谈的大道理可能不会真正深刻地体会,越是小的孩子,讲道理显得越无用。
3、身体语言更重要
与孩子(特别是小孩子)的沟通,除了讲道理(语言),更适合的其实是“身体语言”。家长的眼神、语气、动作,都算是身体语言的一部分,善加利用你的身体语言去与孩子沟通,可以很好地调整孩子身体的神经反应机制,让他们更愿意放松自己的戒备,袒露自己的内心,有了这样的基础,沟通才有实效。
善用肢体语言,没有时效性,却有实效性,如果讲道理真的不奏效,不如就试试用身体语言去缓解孩子内心的焦虑、不安与恐惧,建立一种同频的共情关系,效果也许会比对孩子大打出手和不停唠叨更好。
父母的身教不能止步于行为的教育
更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
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曾带一位外国教授去花莲和台东旅游。教授一路对路边的花草树木非常有兴趣,不停地询问,洪兰女士对此却一无所知。突然,教授大喊停车,原来是有一条蛇正在过马路,司机本能地加重油门想碾过去。直到蛇过了马路,教授才说可以走了,并对洪兰博士说,这是一条美丽的蛇。
这件事令洪兰博士开始自省,也给她一个机会去思考本土的教育缺失究竟在哪里,她认为这正是由于孩子从小就缺少生命教育。
事实上,这种教育缺失不仅存在于台湾地区,在大陆也是相同的情况。我们的生活伴随着“社会丛林法则”,如果我们不把一些看似“邪恶”的对象打倒,就无法获得“更好”的生活。
但是每一种生物存在于世界都有意义,就好像蛇会捕杀老鼠,猫头鹰会捕杀蛇,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世界,唯有掌握了工具的人类冲破了这个生物链,但这不是我们为所欲为的理由。
我们太过专注于自己想要获得的东西,因而很少在意周围的事物。我们缺少耐心去欣赏生活中的细节美,因为这与成功没有关系,对我们来说,人和东西大致分为两种:有用、无用。有用的留下加以利用,无用的丢弃不再理会。
面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因为文化课很重要,所以孩子的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与课本为伍。他们很少能有机会抛下课业,单纯地去享受自然,去感受生命的可爱,去触摸世界的美好。即使春游也需要肩负“游记”的压力,而不能完全敞开自己。
孩子们不能在生活中去感悟生命的美好,课本也无法教会孩子去热爱并尊重一切生命。如果家长的身教还不能能为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孩子的成长就让人忧心了。
三、适当的自由
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与犯错误权
每当谈到给儿童自由的时候,常会遭遇质疑。质疑者一般都把自由理解为“放任自流”或“无法无天”。它显示了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尚处于一个幼稚的阶段。
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需要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怕孩子犯错误,凡事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做,孩子一旦失败就大加指责,这样的家长,就是强权家长,他们对孩子“关心和付出”越多,对其自由意志的剥夺就越多。
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全社会都在谈“尊重孩子”,却在“自由”的观念上出现盲区,尊重也就变成了空话。哲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失去了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自我认识和调整的信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自由的同义词不是放纵,而是选择力和判断力。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们更清楚行为的界限在什么地方。
而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其行为只是放纵,而非自由。放纵是压抑的后果,是选择功能的失效。这样的孩子内心软弱无力,因为他丧失了对自己的掌控力。
能否给孩子自由,是成人能否有分寸地表达关爱、有质量地去教育孩子的一块试金石。成人只有首先解放自己的心态,理解了自由意志在教育中具有何等价值,才能把“自由”这个无价之宝送给孩子。
父母和孩子,是生命中最亲密的一种关系。现在大家已基本形成共识:给孩子好的教育就等于给孩子最可靠的财富。但到底给孩子的“教育”是什么,家长之间差别巨大。这个差别,主要不是理念、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的差别,而是教育手段的差别。这些会决定你给孩子的到底是银碗、金马车还是良弓。
无论都市或乡村,贫穷或富有,高官或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亲自做出良好的表率。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财富,也是孩子生命中得到的最美馈赠。